日春·中國茶
傳承日春
清乾隆元年,日春·中國茶先祖王仕讓無意間發現一株迥異茶樹,采制成茶后,將其獻給乾隆皇帝,皇帝飲后大加贊譽,見此茶烏潤結實,沉重似鐵,味香形美,猶如“觀音”,遂賜名“鐵觀音”。從此,鐵觀音躋身中國名茶之列,名揚四海。改革開放初期,王仕讓直系第八代孫王木杞創辦了“南山茶葉加工廠”,成為安溪改革開放后首批私營茶企,上世紀90年代,王仕讓第九代孫王啟陽、王啟燦、林陽順(孫婿)、王啟煌、王啟聯幾兄弟共同創辦了福建日香茶業有限公司,并于2008年,改制為日春股份公司,注冊資本一億零八百萬元,已發展成從茶葉基地科研、生產、到“不二價銷售+100%自營連鎖銷售體系”的全產業鏈“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”企業。
品質日春
日春·中國茶,最大的特色就是“真品質、不二價”,這意味著所有產品明碼標價、童叟無欺,即便是再好的兄弟、朋友過來買茶都沒有打折,日春這樣做看似少了人情味,實則可以讓公司更潛心專研產品品質,實現同價位產品在行業中始終具有極強的競爭力,做到質優價實、誠信經營!經過近30年的堅持,日春的真不二價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,在行業中逐漸成為一塊金字招牌。實際上,日春的“真不二價”源于歷史,早在漢代就有韓康“不二價”賣藥,在清代也有胡雪巖“真不二價”經營胡慶余堂的實例,他們的故事均被世人廣為稱贊和傳頌。
“真品質、不二價”的第一個關鍵點:是原料管控要有標準化。日春在行業率先設立了三個茶葉科研基地,依托北京大學、福建農林大學、福建農科院等高校和科研機構,進行了茶山土壤試驗、品種試驗、施肥試驗、除蟲試驗、制茶工藝試驗等一系列科研攻關項目,基地先后獲得了綠色食品認證、有機食品認證,其中安溪虎邱科研基地還被評為“國家標準化示范區”和“福建農科院標準示范園”。公司定期舉辦“制茶師茶王賽”,單項茶王獎金高達18萬元,賽事累計發放獎金超千萬元,有效地提升了優質茶制作工藝的標準化提取。日春還在安溪鐵觀音發源地,建設了首個大蓋碗造型的“觀音韻科普館”,成為了茶文化旅游和鐵觀音科研的創新項目,年接待茶葉愛好者7萬余人,到大蓋碗科普館參觀可以探索石銹香、中北菜味等平時很難聽到的 “千變萬化觀音韻”各種香型及形成工藝。
而后,公司憑借科研基地的研究成果,先后在安溪成立了安溪日春農業開發公司負責“日春”牌鐵觀音生產、在武夷山成立了武夷山紅方茶業有限公司負責“紅方”牌武夷茶生產、在福鼎成立了福鼎如意祥茶業有限公司負責“煮煮相傳”牌白茶生產,在云南成立了云南勐海勐潤茶業有限公司負責“勐潤號”普洱茶生產,在杭州成立了杭州龍心大悅茶業有限公司負責“江南美人”牌綠茶、花茶生產,逐步形成了 “日春·中國茶”原產地茶葉品質標準化建設體系。
“真品質、不二價”的第二個關鍵點:是工廠生產標準化。
這一環節的核心在日春·中國茶中心樞紐工廠——福建日春實業,工廠建有無二次污染車間和透明參觀通道,整套生產流程毫無保留地向公眾敞開。工廠還斥資一千余萬建立食品安全實驗室,引進了安捷倫等國際領先的檢測設備,執行嚴苛的檢測程序,并擁有眾多國家一級評茶師組成的茶葉審評團,其中不乏“中國制茶大師”、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,還獲建全國茶行業首個“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”以及 “勞模創新工作基地”,先后獲得了“清香型鐵觀音制作”、“自動控溫式茶葉烘干”等發明專利、實用新型專利共計100多項,參與制定八項茶葉國家標準,榮獲標準貢獻獎,奠定了茶葉品質標準的引領地位。
“真品質、不二價”實現的第三個關鍵點:是日春全國門店均由公司自己投資、自己管理,確保了“真品質、不二價”得到絕對執行。如今,日春已形成了由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廣州、西安、重慶、成都、南京、武漢、福州等分公司的近400家自營門店和2000多名員工組成的銷售服務體系。
“真品質、不二價”的第四關鍵點:是日春門店運營服務的標準化,日春于2008年成立了管理學院,負責門店管理標準化的研究與教學,多年以來,已形成了獨具日春特色的門店管理運營體系,日春門店的各項服務也被同行競相效仿。時至今日,日春管理學院不止開展內部職工培訓,還獲準向社會廣泛開放培訓,并被人社部等單位授予“國家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”和“國家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資格企業”,每年為社會培訓、輸送茶葉審評、茶藝師等專業人才!
由于長期堅持“真品質、不二價”經營,日春·中國茶取得了各項突破性成績,先后榮獲了 “中國馳名商標”、“中國茶葉行業百強企業”、“福建省名牌產品”、“鐵觀音安全質量十佳明星企業”、“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”、“泉州老字號”、“茶產業納稅大戶”、“襄教樹人”等數百項榮譽。
文創日春
日春·中國茶不但在產品質量上建立標準化,還致力于通過茶文化帶給消費者不一樣的精神享受。為此,日春不僅研究中國古典茶道文化,以及皇家宮廷藝術文化,還緊跟國際時尚潮流趨勢,公司設計團隊多次受邀參加國際奢侈品包裝研討會,并深入世界各地走訪學習,將中華優秀文化和美學元素與國際前沿工藝有機結合,創造性地打造出了文創日春。
日春在門店設計文創上,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門店形象之中:五色門頭配合大門銅釘、馬樁麒麟、“真不二價”牌匾等特色元素,凸顯出尊貴與熱情。進到店里,映入眼簾的是一套慢生活時尚茶吧,上方的龍紋吊頂,融匯了宮廷華麗與現代潮流,與別致的紅色格柵、靈動的老料石槽魚趣等元素,營造出一片尊貴、典雅、親切的品茶環境。
日春在鐵觀音產品文創方面,開發出了 “南音·鐵觀音”,“南音”二字源于“中國音樂史上的活化石”、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、閩南傳統音樂——南音,其包裝融入了最具閩南特色的建筑——古厝,掃描二維碼,還可以聆聽百年前由美國哥倫比亞、英國留聲機、德國興登堡等唱片公司錄制的南音名曲。“南音”鐵觀音產自安溪鐵觀音核心產區,其標志性的青酸味道,是地道的鐵觀音味道,喝“南音”、聽南音,一股勇于闖蕩、愛拼敢贏的勁頭油然而生。
“一印在手·醉西施”,是鐵觀音系列文創的又一經典作品。玉璽,是中國古代皇權和地位的象征,屬當時國之重器,在不同場合皇帝要使用不同的玉璽。”一印在手·醉西施”所衍用的“受命之寶”玉璽,其作用是"以章皇序″,即彰顯皇帝受命于天的正統身份,將玉璽融入到包裝創意之中,寓意“醉西施”是源自純正品種和正統工藝的天賜良品,讓茶友在體驗“悠悠蘭花香”的觀音韻之余,還可以欣賞中國的皇家與篆刻文化,激勵人去努力奮斗從而獲得尊貴與榮耀。
日春·中國茶在武夷巖茶圈率先推出了“牛肉、馬肉”系列產品,其中“馬肉”產自武夷山正巖產區——馬頭巖,該產區的茶素以”香氣辛銳霸氣,口感醇滑甘潤”著稱。日春巧妙地將中國傳統文化《八正道》融入到馬頭巖肉桂之中,并以“正語”來命名。傳說:佛陀在成佛的時候,有弟子問他:“凡人怎么做才能成佛?”佛陀回答道:“要按照‘八正道’來做人做事。”八正道的全文是:正見、正思惟、正語、正業、正命、正精進、正念、正定。其中,“正語”的意思告訴我們要“遠離兩舌,遠離惡口,遠離妄語,遠離綺語”。“正語”馬肉產品包裝以傳統書籍來設計,盒內還有一幅百歲高僧——泉州大開元寺道元主持的師傅慧光法師所寫的“八正道” 書法。寓意著品茶人在品鑒一杯好茶之余,更要在精神上不斷精進。
“牛肉”產自久負盛名的武夷山三坑兩澗之牛欄坑,以“霸道高香”成為武夷肉桂中的上品,由于“牛肉”產量有限,具有獨特的珍貴性和稀缺性,受到眾多資深茶友的珍愛,因而每斤的市場價都要上萬元。能夠喝上這些茶的人大多都是很有社會地位的頂尖精英,所以我們以“凡巖”二字來命名產品,寓意這些人外表看似平凡而內心剛強,宛如磐石般堅韌。凡巖“牛肉”產品盒內配有弘一法師手書字體:“凡事·清凈之事、凡心·清凈之心、凡門·清凈之門、凡志·清凈之志”,以此寓意人生達到很高成就之后則以修心為根本,更真切地感悟人生真諦。
金駿眉紅茶發源于桐木關,興于英式下午茶,日春·中國茶這一系列設計采用歐式風格,其中“紅方海絲·金駿眉”系列產品,更是以《圣經》書型為參考,從世界著名油畫中提取流行色。打開包裝,一首民謠“采芽五萬次,方得金駿眉,萬里航行路,源于桐木關”再現了金駿眉嚴格的采制過程和波瀾壯闊的海上絲綢之路。里面有一精美的內罐,打開它要有滿滿的儀式感,再配上歐式茶匙,讓每次品茶都能體驗那份英式貴族風范。
日春·中國茶在西湖龍井茶的文創上,設計團隊以緊緊圍繞核心產區及周邊地理文化元素為創意來源,延伸運用了三潭映月、雷鋒塔、斷橋等元素,開發出了江南美人·西湖龍井茶系列,產品包括:搶早龍井系列、西湖龍井產區系列等,其中,西湖龍井產區系列其茶葉產于獅峰、五云山、虎跑等各核心產區,江南美人·西湖龍井茶采用一罐一泡的方式,打造出了新穎的輕奢飲茶風尚,帶給茶友不一樣的“鮮、享、奢”。
優質的白茶在儲存得當的情況下,隨著時間的推移有越藏越醇厚、越藏越珍貴的特性,猶如人的經歷和閱歷不斷增加,對世事洞察也隨之更清晰。公司文創團隊采用了“諾貝爾和平獎”最受尊崇的3位獲獎者之一,著名“貧民圣人”——特蕾莎修女的正能量修心語錄—《不管怎樣》作為白茶的文化內核,里面提到的“如果你成功以后,身邊盡是假的朋友和真的敵人,不管怎樣,還是要成功“,傳遞了一種樂觀積極向上的人生哲理,盡管成功路上可能會接觸一些爾虞我詐,但還是得堅持成功,這與白茶會越藏越好,人生會越活越明白的道理是相通的。
在茶器藝術品文創上,日春博采中西、兼收并用,開發設計出了:印象冬宮套組、招財牛哞王、三潭清影杯、十二生肖杯墊,西施八袖等數百款茶器和文創精品。
數字日春
互聯網、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普遍應用,世界已邁入數字化時代。日春·中國茶,作為中國茶行業的代表之一,秉承先行先試的精神,積極向數字經濟轉型升級,爭做茶行業“區塊鏈”經濟先行者。公司率先組建技術團隊,成立福建省電果網絡科技有限公司,不僅在茶葉品質上做到嚴苛管控,更是力求在產品銷售與消費者服務的管控上做到精準定位。目前,日春·中國茶已實現“一品一碼”溯源系統,讓消費者買得安心,喝得放心,公司還完成了門店銷售系統的信息化以及整個公司管理的信息化。接下來,日春·中國茶還將實現供應鏈的智能制造和智能物流,打造老茶收藏和交易平臺,通過大數據的識別——選擇——存儲和運用, 整合客戶的綜合需求,實現公司與顧客之間資源的快速優化配置與利用,最終構建起強大的日春·中國茶“數字精準互動平臺”。
未來,日春·中國茶將持續推動傳承日春、品質日春、文創日春、數字日春的升級,為實現“各美其美、美人之美、美美與共、天下大同”的美好中國茶文化愿景而努力奮斗!